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ECONOMIC HERALD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2023年前10个月全省财政总收入达6093.9亿元 增长14.7%
来源:本站 | 记者:付瑞清 孙源 | 发布时间: 2023-11-17 | 1319 次浏览 | 分享到:
11月17日,记者从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前10个月,河南省财政总收入达6093.9亿元,增长14.7%;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3.4亿元,增长7.4%


用心用情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就业方面,2023年前10个月,全省安排资金47.9亿元,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减负稳岗扩就业、豫商豫才回归返乡创业、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教育方面,2023年前10个月,全省安排财政教育资金2088亿元,占财政支出预算的比重为17.5%,近20年始终为财政第一大支出,全力支持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社会保障方面,2023年前10个月,全省安排资金1878.25亿元,河南省连续19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8年上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12年提高低保标准、连续6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医疗卫生方面,2023年前10个月,全省安排卫生健康资金1195亿元,支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稳步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健康河南建设。


住房保障方面,2023年前10个月,安排中央和省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57.2亿元,支持改造老旧小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棚改安置房、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惠及居民76.1万户(套);下达资金4.88亿元,支持1.8万户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


生态环境方面,2023年前10个月,全省安排资金230.15亿元,支持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持续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今年前10个月,全省通过“一卡通”系统集中发放260项补贴456.4亿元,惠及群众2886.4万人。


守牢财政安全底线 风险可控


河南省政府债务在全国属于风险较低省份,同时,“三保”得到有效保障。


依据中央要求,结合各地区实际,做好地方债务化解方案编制工作,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稳步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有效提升融资平台抗风险和转型发展能力。


将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成效与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分配挂钩,合理控制高风险地区新增政府债务规模。严格预算编制执行,按时足额偿还政府债券本息。同时,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对各类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按程序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处理,保持高压严管态势。


财政治理从严从紧 效能提升


加大财会监督力度,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河南省财政厅深入贯彻中央部署,及时召开全省财会监督会议,提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我省实施方案,搭建起全省财会监督工作的“四梁八柱”。同时,坚持依法理财,严肃财经纪律,组织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对2022年以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9个领域进行全面自查和复查,截至10月底,全省已整改问题567个,制定、修订规章制度137项,切实让财经纪律“长牙带电”,促进全省财经秩序进一步好转。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通过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最大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拨出去的钱,跟踪到底、问效到底。2023年以来,河南省财政厅对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执行欠佳的5个专项资金开展财政重点监控,完成了“双一流学科培育工程资金”等20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2个部门整体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对5个部门15个项目的绩效自评抽查复核,共涉及资金231.3亿元。


过紧日子成为常态化制度化,从纸质材料不得使用铜版纸印刷、会议培训不得发放文件袋及洗漱用品等这些小事做起,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省直部门带头,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压减非急需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严格落实“三公”经费预算两个“只减不增”政策;严控预算追加调剂事项,除应急救灾等特殊事项外原则上不出台新的增支政策;各级及时清理收回存量资金,不让资金趴在账上“睡觉”;统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推动国有资产共享共用,以政府过紧日子换老百姓过稳日子、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