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记者从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实践”系列主题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0月底,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同比起数减少117起,下降10%,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常万琦介绍,2023年以来,河南省应急管理系统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着力推进安全生产夯基提能,着力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着力研判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防控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在重大隐患排查整治上,完善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标准,省级成立9个综合抽查组开展督导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组建督导组265个,按照“边排查边整改、以排查促整改、以整改促安全”原则,扎实抓好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全省共检查企业61.62万家,发现重大问题隐患5028处,已完成整改4858处,移送司法机关329人,责任倒查追责问责231人。
在扎实做好防汛备汛方面,完善“1+15+N”省级防汛预案体系,市县两级修订各类防汛预案3324个;落实全省防汛抗旱和重点防洪工程防汛行政责任人481人,督促市、县落实工程管理单位和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行政责任人15795人;省市县乡储备防汛抗旱物资22.65亿元,同比增加100%以上,注册登记规模以上防汛专业抢险队伍756支、4.87万人;落实“123”“321”防汛应急工作机制,强化雨情汛情预警预报、研判会商,建立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短临警示“叫应”机制,加强紧急情况下应急避险、应急抢险,成功应对包括台风“杜苏芮”在内的17次大规模降雨过程。
在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上,加强林区野外火源管理,高火险期在入山口设立防火检查站823个,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全省累计派出检查组数1705个,出动人员2万余人次,整改火灾隐患3429处,确保了高火险时段和元旦、春节、元宵节、“两会”等关键节点安全稳定。2022-2023年度防火紧要期,全省发生森林火灾24起,受害森林面积72.72公顷,与前10年同期平均数相比分别下降84.5%、38.2%。
在防灾减灾和救灾救助工作方面,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中央及省市县共发放冬春救助资金5.24亿元,省市县共发放救灾物资14.55万件(套),有力保障了381.6万名受灾群众温暖过冬过节。做好受灾群众救助,下达中央资金和省级资金共计4226万元,全力保障应急期、过渡期、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各阶段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立足防大险、救大灾,做好救灾物资储备保障工作,省级投入资金236.66万元,采购300顶12㎡单帐篷和12167床棉被补充入库,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基本满足启动救助三级应急响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