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ECONOMIC HERALD
促进河南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本站 | 记者:贺永召 付瑞清 | 发布时间: 2023-11-28 | 485 次浏览 | 分享到: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吕承俊就河南省非遗保护工作及推动非遗项目贴近群众发展工作进行介绍。

11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吕承俊就河南省非遗保护工作及推动非遗项目贴近群众发展工作进行介绍。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吕承俊


吕承俊表示,河南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发展,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首先是建立完善基础保护工作体系。自2014年颁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并不断完善传承人、资金等管理办法,非遗保护工作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完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截至目前,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省级1030个;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万多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6名,省级1147名。4个项目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2022年,“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参与“中国传统茶制作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联合申报,成为我国第43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建立非遗保护机制。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19家单位建立省非遗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非遗保护形成合力,省财政近三年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约1.2亿元。


其次,推动非遗在创造中转化。目前有非遗工坊(含非遗扶贫工坊)213个,其中有64个纳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在文旅部和乡村振兴局共同公布的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中,河南省有5个入选,居全国首位。


实施“非遗点亮计划”。先后在我省15个乡村(古镇、景区)挖掘非遗内涵,活化利用非遗资源,开展乡村营造活动,共落地140个非遗空间、149项非遗文创,探索出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河南经验”,成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省份。同时,河南省举办“非遗购物节”活动。仅2023年该活动覆盖超2000家非遗店铺,销售额破1亿元。


第三,推动非遗在创新中发展。河南省先后组织100多个非遗项目和300多名传承人参加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等全国性展览展会。创新举办2022河南“寻找非遗新青年”活动,挖掘培育青年传承人群,带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同时,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支持景区、场馆打造“非遗里的河南”常设展等,非遗被“活化”为可看可感、可亲可爱的产品及体验场景,成为文旅消费的“新秀”,群众欢迎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