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3.8万公里,居全国第5位,等级路占比98.6%,91.4%的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99%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100%的建制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
11月28日,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第十场新闻发布会(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专场)上,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马会就河南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的新进展等问题进行解读。

马会在回答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时称,目前,河南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3.8万公里,居全国第5位,等级路占比98.6%,91.4%的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99%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100%的建制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外通内连、畅乡通村”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全省累计开通农村客运线路7746条,运营里程29.4万公里,日发车班次5.1万次,乡镇和建制村客运线路覆盖率100%,城乡公交或公交化运营线路覆盖57%的建制村;累计建成县级物流中心123个、乡镇运输服务站762个、村级物流服务点15669个,开通农村物流货运班线1294条,初步构建起“服务均等、便民惠民”的农村运输服务网络。
“四好农村路”建设启动以来,河南省累计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市域突出单位3个、全国示范县16个、省级示范县69个;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县12个。林州林石路、兰考兰赵线、鲁山县环湖路先后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2023年9月,河南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考核评估,成为继江苏之后全国第二个通过验收的省份。
马会表示,下一步,河南省交通运输系统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现代化河南建设总体目标,持续巩固拓展“四好农村路”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果,重点围绕优化农村路网、路域综合治理、提升安全水平、提质农村客运物流等方面,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等级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的部署要求,结合河南省实际,大力实施骨干路网改造、窄路基路面加宽、建制村通双车道、居民聚居区道路硬化。加快连通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高标准农田等主要经济节点的产业路、资源路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四大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路长制”体系,大力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同时,以危桥“消危”行动和安防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集中整治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过村镇、平交路口等重点路段安全隐患。坚持客货并举、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节点服务网络,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站点建设,开行农村客货邮合作线路。
通过“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因路而富、农村因路而兴、农业因路而强”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