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ECONOMIC HERALD
市委书记李卫东:中原农谷已成新乡跨越发展的战略性支撑
来源:本站 | 记者:张坡 | 发布时间: 2024-10-28 | 452 次浏览 | 分享到:
10月28日上午,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乡专场新闻发布会,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作主要发布。他表示,经过超常规推进、高标准建设,中原农谷初步形成了产学研贯通、育繁推一体的种业创新生态,成为新乡跨越发展的牵引性工程、战略性支撑。


李卫东介绍,新乡市坚决落实创新首位战略,突出抓好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中原农谷先后集聚国家级创新平台14家、省级创新平台44家。目前,全市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省实验室3家、居全省第2位,省级重点实验室23家,平原实验室高效运行,中原智能医学实验室、中原再生医学实验室揭牌成立;省医学科学院新乡基地挂牌运营,省中医药科学院新乡基地获批建设,省级以上实验室总量位居全省前3位。



产业是发展之基、兴市之要。新乡市引育一流种企82家,其中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有39家,全球10强种企2家,包括全球第1的德国拜耳、第3的先正达;国内10强种企5家,包括隆平高科、中农发等龙头企业。全力抓好种业创新,拉长产业链条,有力带动农机装备、食品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化工、检验检测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市“8+17+N”产业链群持续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制造、轻纺、生物与新医药4个千亿级,化工、电池及新能源2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上市企业达11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2位、占全省的1/10强。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种业”是农谷的核心。中原农谷建设的初衷就是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打好打赢种业翻身仗。在种业科研攻关方面,新乡市聚焦粮食、油料、果蔬、畜禽、水产、花木、食用菌、中药材八大主攻方向,固强补弱、系统发力,以“高技术”育种为关键,加速向“生物技术+信息化”育种4.0时代迈进。中原农谷已建成世界一流的智能温室和人工气候室,小麦一年可完成5~8代繁育,花生可完成4代繁育。161个优良品种孕育诞生,12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省级奖15个,成功破解“小麦—冰草”远缘杂交世界难题,高油酸花生品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个品种填补全国、全省空白。


李卫东表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种子能否从“实验室”走向“大农田”,离不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在贯通“产学研”、加速成果转化方面。新乡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科研平台+政府+企业”握手机制,中原农谷“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环节全面贯通,16个表型鉴定及品种选育基地、80万亩繁种基地高标准建成,现代种业产业园、种子加工产业园等园区载体加快建设。源自中原农谷的新麦58、郑麦918,接连刷新我国小麦单品种转让价格纪录,并实现就地转化;110个新品种在全国推广种植,其中小麦推广面积达1亿亩,约占黄淮海小麦种植面积的38%,让“中国碗”装上了更多“河南粮”。


最后,李卫东邀请各类产业及人才前往中原农谷投资兴业,他说:“农谷因使命而建,新乡因农谷出彩。我们坚信,中原农谷一定会成为国家级、国际化的种业创新高地,一定会成为国际一流的农科‘芯城’。诚邀各类平台布局农谷、扎根农谷,我们诚邀天下英才选择农谷、齐聚农谷,我们诚邀中外名企投资农谷、深耕农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