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ECONOMIC HERALD
河南民权:以“冷”为笔 绘就特色产业新图景
来源:本站 | 记者:崔治明 通讯员:张增峰 宁津瑜 | 发布时间: 2025-10-28 | 81 次浏览 | 分享到:
金秋十月,豫东大地叠翠流金。10月28日,作为第十届华商文化节重要组成部分的第八届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简称“冷博会”),在民权县梦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这场以“绿色制冷 智汇民权”为主题的行业盛会,再次向世界展现“中国冷谷”的强劲脉动。

 

盛会聚势:全球目光聚焦“民权制冷”

 

本届冷博会由商丘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民权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7.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上,八大系列展区串联起制冷整机装备、冷藏保温车、核心零部件等全产业链环节。近360家参展企业携3100余种创新产品集中亮相,从冷冻冷藏设备到冷链热泵系统,从制冷机械到配套材料,中外制冷行业的前沿技术与最新成果在此全景呈现。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商丘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郭力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民权县委书记王静娴作县情推介。来自全球的行业企业代表、商协会嘉宾及媒体记者近400人齐聚一堂,共话制冷产业发展新机遇。

 


与往届相比,本届冷博会更添“国际范儿”。会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组织俄罗斯、墨西哥、保加利亚等21国的45名采购商,深入河南阿斯贝拉制冷科技产业园、河南康拜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考察。这种“展会+实地对接”的创新模式,让国际采购商直观触摸到民权制冷的产业生态——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全链条能力,从绿色技术到智能生产的硬核实力,为后续合作埋下伏笔。

 

“这里汇聚了全球制冷领域的创新成果,我们找到了不少潜在合作伙伴。”墨西哥Wey Buy公司采购商Veronica Larraury Abad的点赞,道出了国际客商的共同感受。

 

硬核亮相:从“制造”迈向“智造”的缩影

 

展会现场,科技感与未来感扑面而来。河南民权承浩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展厅内,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精准挥舞机械臂,演示着智能化生产场景——这些搭载智能操作系统的工作站,可覆盖多领域生产需求,为制冷企业优化流程、提升效能注入新动能,正是民权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本土骨干企业的核心成果更显“补芯强链”的突破:阿斯贝拉年产2000万台压缩机项目、雪人股份全国最大CO₂热泵机组自动流水线、航天科工国内首条气凝胶智能化生产线、中城智能制造商用车项目……一系列“拳头产品”集中亮相,彰显民权在绿色低碳、智能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

 

“冷博会是开拓市场的绝佳窗口。”河南阿斯贝拉制冷科技产业园副总经理吴小新坦言,对口采购商的聚集,让企业与市场的距离更近了。

 

除澳柯玛、香雪海、华美冰熊等57家本地整机企业,格力、海尔、海信、TCL等行业巨头也携新品参展;凯雪、雪蓉、雪人股份等84家配件企业的特色产品,更凸显民权“160多个零部件全配套”的产业底气。

 

底气何来:枢纽优势与产业生态的双重赋能

 

民权的“制冷底气”,源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与平台优势。郑徐高铁、陇海铁路穿境而过,310国道与“两纵四横”高速路网织就陆地动脉;全省唯一县级海关办事处、第四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打通通关壁垒;民权通航机场架起“空中走廊”,“民郑欧”公铁联运班列联通亚欧,“内陆港”直通全球——立体交通网让“民权制冷”畅达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全国五大制冷产业基地之一,民权已形成“57家整机企业+84家配件企业”的产业集群,冰箱冷柜年产能占全国1/10,冷藏保温车产销量占据国内半壁江山。从“零部件配套”到“整机智造”,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布局”,民权制冷的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

 

向“新”而行:擘画绿色智能未来

 

开幕当天,65022人次涌入展会,18个项目签约落地,总金额达128.66亿元——一组组数据印证着冷博会的吸引力,更折射出民权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网格化助企”“1个工作日企业开办”等服务,让企业家得以专心谋发展。

 

“民权正朝着制冷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国际化方向迈进。”王静娴在致辞中发出邀约,期待以冷博会为媒,与全球伙伴共绘制冷产业新蓝图。

 

展会期间,2025中国·民权制冷产业指数发布会、“中国检测检验学会电子电器检测工程师培训基地”授牌、制冷装备“一带一路”国际采购对接会等活动接续上演,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从“中国冷谷”到“全球制冷产业高地”,民权以“冷”聚势,正书写着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