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ECONOMIC HERALD
【记者调查】20万“双非”如今处境如何?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网 | 记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时间: 2020-11-06 | 8079 次浏览 | 分享到:
“双非”儿童,指父母双方均非香港居民,母亲怀孕后到香港生产的孩子。

根据《基本法》第二十四条,“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出生的中国公民”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因此,“双非”儿童在香港享有包括受教育在内的一切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权利。

据了解,截至2019年“双非”儿童数量已经超过20万。

他们的父母千辛万苦地让孩子在香港降生,本意是为孩子创造更优越的学习环境,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每个“双非”家长的阵脚。

 
图 | 香港中小学校全面复课,9月29日,在香港马头涌官立小学(红磡湾),小学生有序排队进入校园。
 
资料补充

香港特区政府6月曾安排中三至中五的跨境学生回港上课,随着9月底香港本地疫情趋于缓和,香港中小学及幼儿园已在9月29日全面恢复面授课程,但跨境生返校安排仍未出台。
 
受访人
李女士 | 家有小四跨境学童

“整天在家要深呼吸,母子才能相安无事。” 家住深圳的李女士,头胎曾因罹患癌症不幸离世,于是她决心克服万难赴港生子,为二胎孩子创造更好生活条件。但疫境之下,她怎麽也没想到原本为孩子创造的优势变成了劣势。

今年年初李女士一家在香港短暂过完新年后,就返回了深圳的家,孩子一直在家上网课。

“当时的福田异常安静,防疫物资也不丰富,还要担心深圳的返工潮。”李女士一家返深时正是内地新冠疫情发展的高潮时期,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匮乏,加之担心春节后出现返工潮,为孩子的健康着想,李女士2-4月期间一直没让孩子下楼活动。

天天在家憋着的孩子缺乏运动,每天就玩电子产品,母子俩日日四目相对,战争几乎是一触即发。
 
图 | 小朋友在玩电子产品

“网络,网络,还是网络。”李女士对记者表示孩子在家上网课,遇到最大的烦恼就是网络问题。

“香港网站登陆很慢,上传很慢,家长群也沟通不了。”“孩子的学习资料要登陆外网查询,一些注册信息要上外网提交,学校的家长群都是在FACEBOOK的'Messenger'上组建的。”因为深港两地不同的网络环境,李女士感到心力交瘁。

“我也听说有家长选择在深圳暂时就读的,如果读深圳公立学校,要租新的房子,私立学校学费更是20万起跳,而且两边教育体系不一样,深圳的学校会使用简体字,中文教学进度也更快,孩子很难融入。”在被问及会不会考虑让孩子回内地读书的问题时,李女士直言太难了。
 
受访人
袁女士 | 家有小五跨境学童


“复课初期让孩子在家里上过一段时间网课,但是在家里孩子通过计算机跟老师上课互动很难的,提问又不方便,上传作业和批改作业都比较慢。加上网速不好,上课时小孩的视频图像与声音经常卡顿,长久下去肯定不行的。”
 
图 | 9月29日,在香港荃湾,学生乘坐校车上学。

人在深圳的袁女士意识到,离开面授课程,孩子的上课效果会差很多,加之正常通关遥遥无期,长此以往孩子的课业会被网课拖累,袁女士只好忍痛将孩子送回了香港,让孩子只身一人借宿在朋友家,与朋友一家四口挤在一间30平米的小屋之中。

其实挤在朋友家中,并不是袁女士最初的选择。当初袁女士一家为了孩子能返回香港上课,费了不少心思。

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寄宿家庭,但是询价之后,发现寄宿家庭要价在9000到12000不等,这是袁女士无法承受的。

给孩子单独租房,袁女士既考虑到成本过高,也考虑到孩子单独居住的安全问题,最后还是作罢。最后幸亏袁女士一朋友好心收留,孩子返港上课的问题才算初步得到解决。

但孩子只身一人在港接受教育,才是袁女士烦恼的真正开端。

“隔离14天,小孩在那边天天待在家里玩游戏,我们不监督她,她第一周上课就天天打瞌睡,到了第二周作业都很少能全部完成,最多只完成一到两科。”缺乏家长的监督,孩子在香港宛如断线风筝,原本总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女儿现在对待课业的态度开始变得随心所欲。

“最要命的是,孩子睡眠不足,早上起不来。”因为借宿家庭的成员以成年人为主,作息时间较晚,孩子受影响也都要到12点后才能入睡,睡眠时间不充裕让女儿早上总是起不了床,无法按时出门搭车。

“6点多,阿姨叫她不起床,要我打电话过去叫才起床。”袁女士女儿原本一直住在福田口岸,跨境上学。借宿香港朋友家后,上学所需时间反而从先前的40分钟增加到1个多小时,上学路程变长了,睡眠时间又不足,袁女士非常担心这样的状态会让女儿无法专心学习。

“小孩电话手表的电话费,刚去的那个月只要4块,现在一个月要400多块。”为了保证孩子能按时上堂,按时完成课业,袁女士不得不时刻远程遥控,原本为与孩子保持联系买的儿童手表,电话费也较刚去香港时,增长了100倍。

“我孩子从小很独立,对孩子的安全问题不担心。”“但是就怕小孩在外面吃饭感染新冠病毒。”在谈及孩子在港的安全问题时云淡风轻的袁女士,谈到香港疫情时,一下子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