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香港会不会被边缘化?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网
|
记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时间: 2020-11-20
|
7340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随着香港经济规模被深圳超越以及香港的优势日渐衰弱,加之香港社会内部内耗不止,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止不前,令到许多香港有识之士担心,香港在国家新一轮的大发展中将会再次错失机遇,从而令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被边缘化。这种忧虑不是空穴来风,这也给香港发展发出了警示信号。
近年来,随着香港经济规模被深圳超越以及香港的优势日渐衰弱,加之香港社会内部内耗不止,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止不前,令到许多香港有识之士担心,香港在国家新一轮的大发展中将会再次错失机遇,从而令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被边缘化。这种忧虑不是空穴来风,这也给香港发展发出了警示信号。
香港与深圳发展两重天
深圳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前沿潮流。而相邻处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因去年修例风波叠加今年新冠疫情影响,经济受挫严重。此外,在深圳最新的规划中,已向香港的知识产权、金融等优势方面发力。凡此种种,让各方舆论疯狂猜测,香港这是要被边缘化了吗? 其实,这只是香港正在承受自己造下的恶果。政治上不断内耗,社会的固步自封,不紧跟国家政策步伐,造成了香港在各方面被逐渐赶超的事实。 香港不得不承认,相邻的深圳的增长速度太快。从1997年仅相当于香港的十分之一,到2018年GDP生产总值24221.98亿元,首次超越香港。在最近10年,深圳的GDP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然而香港只有2%-3%。
深圳2018年GDP首次超越香港
在经济总量总共超过10万亿元的大湾区中,深圳的快速增长更凸显了香港施施而行的步调。 去年,深圳撸起袖子加油干,跟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利好,机场、港口、铁路、物流蓬勃发展;而香港却在经历修例风波,机场被黑暴逼停,货运仓库被烧,地铁被砸,商铺关门。
香港内乱
今年,内地第二季度GDP率先转正,以3.2%的增速领跑全球经济增长,香港却还要靠政府的经济政策扶持,各种就业、抗疫基金轮番发放,政府财政赤字高达3千多亿元。
不久前,香港还在纠结揽炒派议员“拉布”行径。“反对派”反对政府的各种措施,拒绝全民检测,促使疫情反复,无法通关,旅游气泡破裂,经济无法恢复正常。 现今,反对派四位“港独”议员被撤职,竟还引来了反对派的集体辞任抗议。
如若香港再不积极主动融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才会造成真正的被“边缘化”局面。 香港未能善用国家支持
国家没有扶持香港发展吗? 不,香港是内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超级联系人”。在2019年国家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香港被提到102次,而深圳只有39次,充分显示了国家对香港的重视。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
在“十三五”期间所规划的“港澳专章”中指出,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推动融资、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等。
从2016年“十三五”以来,广州、深圳携手港澳,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湾区日新月异,不断发生惊人的蜕变,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进入全球创新集群的前十位。 但是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台,越来越多人认识到,香港落在了这辆国家经济快车的车尾,不仅政策出台方面跟不上步伐,经济和制度上的优势也因连续不断的黑暴现象消减。 香港的主要问题在内部 香港揽炒派的一系列行径,让香港经济颓势凸显,但是中央对香港的建设发展的重视程度减少了吗?不,仍然十分重视。 习近平主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概念,并且表示要增强“港澳台同胞”投资,吸引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表示,中央无意将香港边缘化,香港有自己的国际化优势,在“一国两制”下,对香港仍然深爱。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林郑月娥首次在台上有了席位,旁边是全国政协副主席。 事实上,真正将香港推向边缘的只有香港自己。长达一年的修例风波,寒了同胞的心。对大湾区建设的融入程度不够充分,对国家扶持政策的不够重视让香港失去了太多的机会。
在“十三五”期间,“四大中心城市”除了深圳GDP在2018年赶超香港外,澳门的人均GDP也在2018年超过香港。而香港甚至在2019年的经济增长为-1.2%。 香港融入国家发展迫在眉睫
香港确实拥有“一国两制”的特殊优势,拥有简单税制,高度国际化和市场化,拥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些都是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优势。 香港国安法虽然从根本上解决了去年的社会事件引发的暴力冲突和不法行为,但社会深层次的贫富差距和年轻人无晋升空间等问题,已然是社会经济结构单一,社会发展阻滞的象征。
林郑月娥Facebook讲香港土地问题
而充分跟随国家发展的步伐,才将可能解决香港长期土地供应不足的困扰。并且,香港青年投身大湾区发展,能得到更多发展机会,在大湾区平台上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 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是香港未来能够继续国际化的出路,港人不能再目光狭隘,只有勇于去融入发展,才不会失去国际化趋势,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