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飞就河南在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方面所采取的举措进行解读。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创演高水平文艺精品方面,豫剧《大河安澜》参加全国汇演获得高度评价,民族歌剧《银杏树下》亮相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并荣获优秀剧目奖。越调《华佗》、豫剧《张良》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立项资助。话剧《天空,还是那片天空!》、曲剧《雪绒花开》等一批优秀剧目立上舞台。方言话剧《老家》、京剧《大河奔流》等新创剧目顺利开排,保持了我省艺术创作良好发展态势。
在提供高品质文化服务方面,河南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出台25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依托166个图书馆、208个文化馆、400个博物馆以及5万多个乡村文化机构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每年服务1.2亿人次。在今年开展的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获评一二三等级图书馆159个,其中,一级图书馆68个,分别比上次评估定级增长10%、48%。
2023年河南举办多场文旅业系列活动,推动河南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举办第五届豫剧艺术节暨“致敬香玉”系列活动,在全国9省区30家院团展演26场优秀剧目,吸引线上线下6000万人次观看。同时,高规格举办纪念常香玉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首次推出8位豫剧表演艺术传承英才。
成功举办2023全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展览会,107家单位参展,2000余名业界代表参会,4.9万人观展。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手段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积极打造新品牌,联合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黄河之声”系列音乐会,包括“国庆演出季”21 场,“常态惠民演出”65场。在城乡人群集聚地集中打造基层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美丽乡村文化空间、商圈文化空间、文博艺术空间、跨界文化空间等6大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000多个,为群众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好去处。
上线“文化豫约”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近两年来,注册用户达到236万,发布活动5万余场,累计开展直播3800多场。
推动组建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河南大学河南戏剧艺术学院,实现讲台舞台互融、名师名家互通、学员演员互促。在全省推行了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成率达到80%以上,把县以上的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到基层乡村、社区。
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文化惠民工程
组建贴近基层实际的乡村文化合作社。全省注册乡村文化合作社近万家,社员11万人,有效激发了乡村文化创造活力,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文化队伍。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中原文化大舞台”等活动,有效覆盖乡村、城镇居民,提供惠民演出2万余场。
组织“惠民文化节”活动等,让群众得到实惠。据悉,河南省连续两年开展覆盖全省、贯穿全年的“惠民文化节”,每年组织艺术广场舞、群众合唱等10大类活动30万场,其中广场舞大赛参演群众达18万人,群众合唱活动参演人员突破30万人,受众达1亿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