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ECONOMIC HERALD
河南开通多式联运线路112条 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突破1万班
来源:本站 | 记者:贺永召 付瑞清 张坡 | 发布时间: 2023-11-28 | 665 次浏览 | 分享到:
截至目前,省级示范创建项目达36个,成功入选国家示范项目4个,国省示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36亿元,开通联运线路112条,完成多式联运量132.14万TEU。

1128日,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第十场新闻发布会(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专场)上,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崔梅就河南省多式联运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崔梅介绍,通过几年的创新探索,河南省多式联运发展取得了多项全国首创成果,多式联运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河南省政府出台多式联运发展专项工作方案,明确了“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企业、构建大平台”的多式联运发展总路径。2023今年3月,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制定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2.0版专项方案已印发实施。截至目前,省级示范创建项目达36个,成功入选国家示范项目4个,国省示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36亿元,开通联运线路112条,完成多式联运量132.14TEU


河南联运通道网络布局正在不断优化。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突破1万班,形成“8个口岸出入境、21条线路直达”的服务网络。郑州机场开通44条全货机航线,周口港、淮滨港开通29条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基本上形成了链接全球的多式联运通道网络。


河南省联运枢纽承载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全省已建设多式联运型货运枢纽39个,郑州入选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城市和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高铁郑州航空港站、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已建成投用,郑州、洛阳、安阳、商丘、南阳等5个城市6个枢纽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一核多极”的多式联运枢纽体系初步形成。


同时,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发布省级多式联运标准体系,制定多式联运标准57项,其中3项上升为行业标准,1项正在申报国家标准。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全国首个多式联运合同示范文本,10个多式联运实践案例入选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郑州机场“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入选国务院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事项清单,在全国复制推广。


崔梅表示,下一步,河南将全力推动多式联运创新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公铁水航一体化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围绕“1+3+4+N”的物流枢纽总体布局,筛选一批千亩以上大型物流园区,鼓励其在多式联运基础设施联通、标准规则制定等方面开展先行示范。积极申报国家综合运输服务“一单制、一箱制”交通强国专项试点,探索应用标准化多式联运电子运单;加快完善省级多式联运标准框架体系,积极推进高等级标准的制修订,以标准规则创新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空陆联运、国际陆路运输、高铁快运、内河航运等领域打造多式联运旗舰型龙头企业,吸引物流龙头企业在豫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不断提升联运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积极协调开行高铁货运动车组班列,探索推进空铁联运,将郑州航空港站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高铁物流集散基地。加快周口港、淮滨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研究出台铁水联运等支持政策,推动我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