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G大会—5G与智慧交通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本次论坛由河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共同主办,会议邀请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南省原副省长张大卫,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建立等出席。
12月6日,“世界5G大会—5G与智慧交通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据悉,本次论坛由河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共同主办,会议邀请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南省原副省长张大卫,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建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等嘉宾参会致辞及发表主旨演讲,邀请了来自中交集团、高通、华为、中兴、科大讯飞、广汽研究院等企业嘉宾参会演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张大卫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张大卫在致辞中表示,智慧交通已经成为数字技术赋能中最具代表、最具潜力,并且最具有挑战性和最具价值的领域之一。智慧交通应用场景丰富,产业体量大,产业链条长,对国民经济带动力强,将成为我国重要着重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要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同时深化全球开放合作,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持续提升监管水平,使我国智慧交通水平发展始终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新动能。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建立在致辞中指出,在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新征程中,应凝聚各方力量、集中各界智慧,解决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推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提出五点倡议:一是着力打造智慧交通建设河南样板。共同发力、聚焦突破,通过智慧信息赋能,全面提升路网通行效率和公众服务水平,推动“互联网+交通+产业”发展。二是着力开发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大胆尝试、创新推进,深度挖掘交通运输大数据“富矿”潜力,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以市场化运作推动数据深度开发应用。三是着力加强综合交通运输运行调度。扎实探索、推广应用,提升指挥调度能力和协同服务水平,推动不同运输方式间数据共享共用,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整体效率。四是着力打造高效优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加强协同、合力推动,加快建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互联互通、高效配置。五是着力推动自动驾驶河南实践。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更好推动产业与行业协同,为自动驾驶应用提供良好环境。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建立
作为论坛的重磅环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处长、研究员梅冠群发布了《新一代智慧交通发展与趋势展望报告》。报告指出,新一代智慧交通是以智能化和网联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交通方式,在抢抓大国竞争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增长、保障交通安全、解决城市拥堵、推动交通节能减排、推动出行公平便利、创造新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主要国家纷纷加快战略部署,而我国智慧交通发展属于国际第一梯队,并提出“车路协同”方案。但同时,我国新一代智慧交通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如顶层法律制度不完善、政策制度亟待突破创新、商业模式尚未形成闭环、技术尚未解决“长尾问题”、测试路网开放度不够、缺乏清晰统一的规则标准、部分重点业态面临制约、兼顾安全与高效利用的数据生态尚未形成等。未来推进新一代智慧交通体系建设应推进如下几方面工作:包括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完善智能网联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继续加大试点推进力度,探索数据有效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宣传引导等。
在本次主题论坛上,IEEE Fellow、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讲席教授、智能交通学域主任杨柳青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低空经济新范式:5G赋能空地协同通算感控一体化》的主题报告。 杨柳青指出,低空经济可以推动网络通信、人工智能与低空产业的深度融合,从农业到安防、环境监控与保护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23年成为了中国低空经济的元年。作为网络环境下数据驱动的空中移动智能体,无人机体积小、灵活性高,而且还具备通信、感知、计算、载人和载物等多种功能,它不仅是在通信网络中,而且在智能交通中都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城市低空出行运营系统设计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需要产业链协作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