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和优化用户体验。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定制的机会,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此外,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的应用,也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体验。促进了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推动了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链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三、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科技革命和经济变革之间存在周期性的耦合,新质生产力关键要素没能同步跟进。
在“新技术诞生-关键生产要素变迁-基础设施、产业、生产组织形式、商业模式、制度框架等适应性改变-社会经济变革”的路径下,新质生产力变革下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变革之间存在周期性的耦合,对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产业链环节薄弱。某些产业链中的环节较为薄弱,缺乏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连锁反应,制约了整个产业链的融合发展。部分地区或行业的研发实力不足,缺乏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创新机构,研发环节薄弱,导致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能力受限。一些地区或者企业在面临技术更新、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制造环节薄弱,无法满足新质生产力快速迭代和灵活生产的需求。某些地区或者产业的产业链体系不完善,原材料供应、零部件供应、物流配送等方面存在不畅和断档现象,产业链环节薄弱,影响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部分企业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等方面的能力不足,营销环节薄弱,制约了新质生产力产品的推广和营销。
品质监管和溯源难题。在产业链融合发展过程中,产品品质监管和溯源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跨行业、跨地区的产业链整合。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新兴产品可能涉及新的品质监管标准和技术指标,传统的产品监管体系可能无法完全适应这些新要求,产品品质监管不足。由于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一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信息无法被充分了解,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难以获取完整可靠的产品信息。一些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可能涉及多个环节、多个地区的生产制造,溯源难度较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难迅速确定责任和解决问题。新质生产力往往依赖于技术创新,而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但在一些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比较困难,呈现知识产权保护困境。
政策和法规不完善。由于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属于新兴领域,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相对滞后或不完善,影响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步伐。新质生产力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这些新兴领域的监管和规范尚不够完善,领域界定不清晰,缺乏明确的边界和规则。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备,导致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技术标准缺失,制约了不同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协同发展通常涉及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但是现有的政策和法规对于跨界合作的监管及激励机制标准化不够健全,跨界合作障碍制约了企业间的合作。在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协同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但是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在新技术、新模式领域的适用存在一定滞后性,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无法有效应对知识产权纠纷和保护问题。
产业、生产组织形式、商业模式等没能进行适应性改变。新质生产力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但在一些领域中,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中,技术应用不足,很多企业仍然使用过时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未能充分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甚至,传统制造业中的一些企业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缺乏推动技术更新的动力和意识,使得新质生产力难以在整个产业链中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导致产业链协同发展受到了制约。在新质生产力传导下,产业、生产组织形式、商业模式等要进行适应性改变,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环境。
现有基础设施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支撑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在新技术的作用下发生变革,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不同行业的产业链在融合过程中,需要新的基础设施支持,现有的基础设施可能无法完全适应新的生产模式和业务需求。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高速稳定的信息网络支持,然而部分地区的信息网络不完善,互联网接入速度、带宽以及覆盖范围还无法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的研发环境和平台支持,包括实验室、科研机构、孵化器等,然而,一些地区研发创新平台不足,存在研发力量不足、科研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新质生产力涉及的产品交付、物流配送等需要高效便捷的物流系统支持,但部分地区的物流设施和配送网络滞后,制约了新型生产力产业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不同,对环境保护要求更高,但现有基础设施的环境监测能力和环保治理水平有待提升。
(二)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信息孤岛与数据壁垒现象严重,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面临挑战,知识产权保护难题,制约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是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协同发展中一大难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能会加剧城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造成信息获取和利用的不平等。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信息流动不畅、信息获取不均衡,导致各方往往处于信息的被动接收状态,难以做出准确决策和有效协作。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准确、信息滞后等问题,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和质量。信息不对称还可能导致信息扭曲,降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度,甚至引发利益纠纷,严重影响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顺利进行。此外,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数据滥用和算法歧视的现象,导致社会不公平。
电话:(0371)58553678
传真:(0371)58553678
手机:13101710000
邮箱:465339995@qq.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城北路9号
总社地址:香港九龙观塘观塘道332号6楼
总社电话:(852)25738217
传真:(852)28345645
电邮:head@eiahk.com
总社编辑部电话:(852)25738217
传真:(852)28388304
电邮:edit@jdonline.com.hk / xgjjdb@vip.163.com
Copyright © 2024 香港经济导报河南频道-河南 版权所有 All Rrghts Reserved ICP备:豫ICP备20018441号-1